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事項:
2022年7月,公司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2022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8-36億元,同比增長139%-207%;扣非凈利潤25-33億元,同比增長578%-795%;基本每股收益0.96-1.24元/股,同比增長134%-202%。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0-28億元,同比增長113%-198%,環比增長147%-246%。在經濟下行、疫情反復、供應鏈受阻等不利影響下,公司新能源車提價不改銷量增長態勢,量價齊升帶動盈利改善。展望下半年,公司產能繼續爬坡釋放,上游原材料成本企穩回調,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2022年上半年,公司汽車銷量為64.6萬輛,同比增長159%,其中純電乘用車銷量為32.4萬輛,同比增長249%,插混乘用車銷量為31.5萬輛,同比增長456%。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汽車銷量為35.5萬輛,同比增長144%,環比增長22%,其中純電乘用車銷量為18.0萬輛,同比增長233%,環比增長26%,插混乘用車銷量為17.3萬輛,同比增長314%,環比增長22%。根據乘聯會披露數據測算,公司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約28%,插混乘用車市占率約63%,銷量表現持續領跑行業。
國信汽車觀點:比亞迪中期業績亮眼,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
1)公司從2022年2月開始對部分車型的終端售價進行上調,緩解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我們估算,公司純電動車型的交付周期大約1-2個月,插混車型的交付周期大約3個月,二季度業績部分受益于終端售價的上調。
2)公司上半年銷量同環比均大幅增長,生產過程中的期間費用被攤薄,規模效應顯現。
3)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電池裝機量為34GWH,同比增長168%,高于汽車銷量的同比增幅。同時,汽車銷量中帶電量較低的插混車型占比較高,意味著自用電池的需求增幅相對有限。因此,我們合理推測,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動力電池外供與儲能電池業務方面均獲得一定進展,貢獻了一部分業績增量。
從主線邏輯看,比亞迪對上游產業鏈深度布局,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實力雄厚;對下游終端市場的把握能力明顯改善,純電插混雙輪驅動,接連推出爆款新車。賽道成長性好+產業鏈實力強+市場份額高,優質行業的優質巨頭逐漸明朗。從支線邏輯看,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以結構創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過針刺試驗證明了電池包的安全性,技術實力領先,已配套一汽紅旗E-QM5、賽力斯SF5、長安CS55、東風嵐圖FREE、福特MustangMach-E、林肯冒險家PHEV等諸多車型,公司高管已在媒體采訪中表示要為特斯拉供應。未來刀片電池的外供客戶有望進一步拓展,伴隨儲能電池的高速發展,為比亞迪帶來較大的業務增量。
考慮到公司銷量增速較快、中報業績預告亮眼,我們上調公司的盈利預測。汽車業務方面,我們預計今年公司總銷量有望達到163萬輛,明年有望達到350萬輛,銷售收入分別有望達到2604/552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1%/112%,毛利率分別有希望達到17%/18%。
電池業務方面,我們預計今年公司的刀片電池外供客戶進一步拓展,伴隨儲能電池放量,公司2022/2023年的電池業務銷售收入分別有望達到278/45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9%/62%,毛利率分別有希望達到10%/12%。
假設電子業務及其他業務的增速基本不變,我們預計22/23/24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104/283/359億元(原為64/123/221億元),對應EPS為3.57/9.71/12.34元(原為2.20/4.24/7.60元),對應PE為91/33/26倍,上調至“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反復和芯片緊缺影響產能釋放和交付,新車型銷量不及預期。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